首页 > 解决方案 > 智慧教室整体解决方案
  • 智慧教室整体解决方案

  • 第一章 智慧教室整体解决方案


    1.1 教学空间建设

            智慧教学空间设计,采用基于分布部署、集中管控的方式,通过对教室的智慧化设计和改造,旨在为学校提供满足更多教学应用场景的智慧教与学空间,包含手机互动智慧教室、研讨互动智慧教室、多点互动智慧教室、录播互动智慧教室、智慧学习岛等多种教学空间。此外,学校可根据实际情况,有选择地建设督导巡课室,以支撑远程教学观摩、督导与巡课的开展。同时,将分布于各个教室空间的设备、资源和数据进行汇聚,满足集中管控和大数据分析的需求。


    1.1.1 手机互动智慧教室

            手机互动智慧教室属于“面向互动教学的智慧教室”,可适用于通识课程、大班教学、开放式课堂、专家讲座、培训等教学场景。师生通过自带设备轻松参与课堂互动,进行全程参与式、体验式的课堂活动,极大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系统组成:互动教学系统、物联管控系统(可选)、多媒体网络设备等。


    1.1.2 研讨互动智慧教室

            研讨互动智慧教室属于“面向小组研讨的智慧教室”,可适用于专业课程、小班教学、PBL教学、小组互享等教学场景,满足师生进行分组教学、主题研讨等教学活动。

            系统组成:互动教学系统、分组研讨系统、物联管控系统(可选)、多媒体网络设备等。


    1.1.3 录播互动智慧教室

            录播互动智慧教室属于“面向互动教学的智慧教室”或“面向小组研讨的智慧教室”,适用于通识课程、大班教学、开放式课堂、专家讲座、培训等教学场景,师生通过自带设备轻松参与课堂互动,进行全程参与式、体验式的课堂活动,极大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也可适用于专业课程、小班教学、PBL教学、小组互享等教学场景,满足师生进行分组教学、主题研讨等教学活动。同时,基于高清录播系统,满足教学过程录播与直播。

            系统组成:互动教学系统、分组研讨系统(可选)、高清录播系统、物联管控系统(可选)、多媒体网络设备等。


    1.1.4 多点互动智慧教室

            多点互动智慧教室属于“面向跨校区授课的智慧教室”,可适用于大规模公开课、多校区互动、远程或线上的多点课程、课程直播等教学场景。

            系统组成:互动教学系统、分组研讨系统(可选)、高清录播系统、互动云系统、物联管控系统(可选)、多媒体网络设备等。


    1.1.5 教学督导智慧教室

            基于普通智慧教室建设的基础上,通过搭建智能摄像机与拾音器,将教师上课过程进行实时跟踪直播与录制,一方面,可以帮助教师打造专属的课程视频资源库,有利于学校精品课程资源的建设;另一方面,学校还可开展远程教学观摩、教研、督导与巡课。同时,通过物联管控系统,实现多媒体教室的远程智能管控。

            系统组成:教学数据智能采集系统、物联管控系统(可选)、多媒体网络设备等。


    1.1.6 智慧学习岛

            适用于智慧梯廊、智慧书屋、智慧活动室等学习交流场景,为临时和零散的交流提供支持,满足师生自主研讨的需求,从而有效促进思维的碰撞。

            智慧梯廊:将楼梯间、走廊等空闲区域进行智慧化改造,形成师生课外的自主研讨空间;

            智慧书屋:基于小型阅读书屋进行改造和升级,通过智慧产品的引入,能满足师生在阅读书籍之余,随时对阅读灵感与观点进行探讨。

    智慧活动室:为学校社团等提供智慧化环境,满足活动、会议、培训等活动的开展;激励学生积极开展健康有益、丰富多彩的课外科技文化艺术活动,促进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系统组成:自主研讨系统、研讨屏、研讨桌椅等。


    1.1.7 智慧巡课室

            智慧巡课室,适用于教学观摩、督导巡课、电子巡考、远程教研等教学与教研场景。

            系统组成:智慧视控应用平台、管理电脑、拼接屏等。


    第二章 建设价值


            学校信息化环境的整体建设旨在为学校、老师和学生打造面向未来,服务过程的“教”与“学”支撑系统。为学校提高数据化决策能力、信息化治理能力最终实现教育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


    2.1 对于教学管理者

           (1)提升信息化教学水平,形成应用示范。利用信息化手段,为学校建设基于信息化环境下的智慧教学空间和新型课堂教学模式的教学平台,助力院校的信息化教改,打造样板形成示范效应,为落实人才培养计划提供支持。

           (2)教学过程数据分析,为教学决策和教学评估提供数据支持,改善教学质量。以课堂为核心,延伸课前和课后的教学全场景,通过全方位、无感知、即时的教与学过程数据分析,辅助教学管理者做出科学的决策,进而有针对性地改善教学质量。

           (3)课程教学资源快速沉淀。帮助教师打造精品课程教学资源,通过智慧教室一键录播功能,能快速构建学校的优质共享课程资源,形成线上线下结合的以专业课程体系为导向的校内专属的教学平台。


    2.2 对于教师

           (1)为教师提供了一套简单易用、紧密贴合教学活动、低使用门槛的教学系统,让每一位老师都会应用先进的教学信息化手段,提高教师信息化应用水平和信息素养。

           (2)使教师的教学工作更快捷、高效,课堂互动形式更丰富,让贯穿课堂的教学活动开展更快捷轻松,课堂气氛更活跃;为教师探索翻转课堂、探究性教学、混合式教学等新型教学模式提供技术手段。

           (3)采用大数据分析辅助教师改善教学质量,在课堂上教师即时掌握学生的学习进度和学习成效,在过程中发现并随时解决学生的学习问题,有针对性地优化教学环节和教学内容,逐步实现“因材施教”,进而改善教学质量。

           (4)帮助教师快速构建沉淀优质课程,辅助教师申报精品课程。


    2.3 对于学生

          (1)给学生带来全新的教室学习环境及课堂互动体验,让学生学习更积极主动,提高学习兴趣,更好激发学生的学习潜力。

          (2)提供学习各环节的数据分析报告,让学生清晰的了解课程学习方向和进度,让课程学习目标更明确。

          (3)为学生提供分组研讨、自由分享、即时讨论、泛在学习的智慧学习环境,促进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通过课程复习,研讨过程的回看,帮助学生碎片化自主学习,让学生自由掌握学习节奏。


    第三章 方案优势


    3.1 低功耗、高集成课堂主机

            软硬件全嵌入式设计,精巧的机身设计。高集成度,单板卡集成屏幕广播、文件共享、数据存储等功能。低功耗的主机能24小时无障碍工作,静默开展教学活动数据的同步。


    3.2 满足BYOD需求

            系统兼容性强,老师和学生移动终端可以自己携带,可以使用Android、iOS、windows操作系统,广泛支持各种品牌的平板、手机和电脑,适应各种大小的屏幕和分辨率。


    3.3 简单易用,满足常态化应用

            基于KISS(Keep It Simple & Stupid)设计理念,功能界面清晰、合理,操作简单,有效降低师生的使用门槛,最大限度地支持师生专注于教学活动,满足信息化教学的常态化应用。


    3.4 全高清多屏互动

            有别于采用复杂的视频矩阵的多屏互动方案,创新性将教学活动与多屏互动完美结合,教师无需切换教室大屏与小组屏的显示模式,只需要按照教学流程,即可完成主题分发、小组展示、小组互享等分组教学活动。


    3.5 多场景小组研讨

            学生通过自带设备轻松加入小组讨论,可进行画面投屏、动态预览、动态批注等活动,小组还可自主对整个讨论过程和演示画面进行自主录制为视频,便于后期进行回顾学习。


    3.6 智能的图像分析处理技术

            基于AI 神经网络引擎的智能摄像机,具有自动追踪、智能构图、手势控制等特点。


    3.7 高清全自动录播技术

            高清录播系统采用行业前沿的智能图像识别技术,老师和学生无需佩戴任何辅助设备,“一键式”开启课堂教学视频全自动录制。实现对老师和学生的课堂活动的实时监测、自动跟拍、准确定位的智能操作,同时完成S-T教学行为数据精细化采集,真实还原整个课堂教学情境并自动汇聚于教学云平台。


    3.8 云聚合应用

            教学视频应用云平台基于云架构设计的视频服务聚合技术,能将分散在各个教室的录播系统,所有底层视频传输服务进行聚合,统一由云平台进行视频服务,用户可通过Windows、Android、IOS三大平台进行访问。


    3.9 多样的教学方式

            教师可在学习平台上展开翻转课堂、混合式学习、协作学习等教学方式;学生可通过学习平台进行协作学习,自主学习,移动学习等学习方式;系统资源、活动与功能可密切配合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方式、教学过程和教学模式,可对师生之间的教学活动产生积极的影响。


    3.10 全流程教学过程管理

            课前教师备课功能、学生预习功能;课中教师创新教学模式、学生创新学习研讨模式;课后教师作业布置、学生线上完成任务。形成课前、课中、课后的完整闭环,实现全流程教学过程管理。


    3.11 完整的教学数据采集分析

            更为精准地捕捉学生个性化信息,包括不同课程环节、不同知识点的把握情况,全方面清晰体现学生个体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的长短处,利于教师因材施教,提高教学质量,有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自我完善。



版权所有 © 2017-2018 安徽易优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ICP证:皖ICP备17020248号-1

您是第2142位访问者
Powered by MetInfo 5.3.19 ©2008-2025 www.MetInfo.cn